潜江人事考试网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25年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25〕11号)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2025年度翻译考试工作(考试形式为电子化考试,即机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设置

翻译考试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韩国语、葡萄牙语等9个语种,每个语种分为一、二、三级,各语种、各级别均设口译和笔译考试。应试人员须在当次考试中通过所报考语种、级别的口译或笔译全部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一)口译考试

一级口译考试设《口译实务》1个科目,二、三级口译考试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其中,二级《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目前仅英语同时开考“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其他语种只开考“交替传译”。通过同声传译考试并符合相应任职条件的人员,可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

一、二级《口译实务》科目和各级别《口译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时长均为1小时,三级《口译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30分钟。同语种同级别的《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两科目考试连续组织。《口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采用应试人员听、译并输入的作答方式,《口译实务》科目采用应试人员听、口译并现场录音的作答方式。

(二)笔译考试

一级笔译考试设《笔译实务》1个科目,二、三级笔译考试设《笔译综合能力》和《笔译实务》2个科目。《笔译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笔译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3小时。应试人员须使用鼠标、键盘进行输入作答。

二、考区设置及报名要求

考试报名实行属地化管理,现工作地或居住地为湖北省的人员方可在湖北省内报名参加考试。

2025年度翻译(笔译、口译)机考只设置省直考区。武汉市翻译机考由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单独设置考区。

各地人事考试部门对报考翻译的考生进行资格核查。

本考试报名证明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须仔细阅读《报考须知》,报名时确认本人符合报考条件,所填报的信息(包括个人联系方式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承担不实承诺的相关责任。报考人员采用电子方式签署告知承诺书(电子文本),一经提交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允许代为承诺。报考人员应当按照考试组织机构核查规定和要求提交或补充提交有关材料,对逾期或不接受核查的,视为放弃考试资格。对不实承诺行为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

为加强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事中监管,如报考人员提交的境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信息无法通过在线自动核验,报考人员应在报名前及时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认证,下载相关PDF格式在线验证/认证报告,并在报名期间按报名地考试机构要求上传相关验证/认证报告,接受人工核查。具体操作方式参见中国人事考试网考生问答栏目相关内容(http://www.cpta.com.cn/question/1525.html)。

因学信网学历学位认证需要一定办理周期,各地需提醒报考人员提前安排好认证事宜,以免影响报名。

三、报考条件

(一)一级翻译考试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规定,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一级翻译考试。

1.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相应语种、类别二级翻译证书;

2.或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评聘翻译专业职务。

(二)二级和三级翻译考试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二、三级翻译考试。

(一)免试一科条件

已取得二级口译(交替传译)合格证书的人员,在报考二级口译(同声传译)考试时,可免试《口译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口译实务(同声传译)》科目考试。

在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二级翻译考试时,可免试《口(笔)译综合能力》科目,只参加《口(笔)译实务》科目考试。全国374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2。

四、考试大纲

翻译考试各语种、级别、科目的考试大纲已在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官网(http://www.aticicg.org.cn/)公布。

五、考务日程安排

(一)网上报名时间

2025年4月11日9:00-4月23日20:00。

(二)网上注册核查和资格审核时间

2025年4月11日9:00—4月24日17:00。

(三)网上缴费时间

2025年4月11日9:00-4月25日20:00。

(四)网上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5年6月16日9:00-6月22日13:30.

准考证打印网址:http://www.cpta.com.cn(中国人事考试网)

(五)考试时间

日期类别时间科目语种
6月21日口译9:00-10:00三级《口译综合能力》英、法、日、阿、葡俄、德、西、朝/韩
10:30-11:00三级《口译实务》英、法、日、阿、葡俄、德、西、朝/韩
10:30-11:30一级《口译实务》英、法、日、阿、葡俄、德、西、朝/韩
13:30-14:30二级《口译综合能力》英、法、日、阿、葡俄、德、西、朝/韩
15:00-16:00二级《口译实务》(交替传译)英、法、日、阿、葡俄、德、西、朝/韩
二级《口译实务》(同声传译)
6月22日笔译9:00-11:00二、三级《笔译综合能力》英、法、日、阿、葡俄、德、西、朝/韩
13:30-16:30一、二、三级《笔译实务》英、法、日、阿、葡俄、德、西、朝/韩

应试人员必须同时持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居民身份证、社保卡、外籍护照等与报名时证件保持一致),方可参加考试。

六、考试收费标准及电子票据领取

根据《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资格考试收费管理的通知》(鄂发改价调〔2022〕332号)、《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湖北省翻译专业资格(水平)笔译考试、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人社函〔2016〕660号)和《关于发布湖北省翻译专业资格(水平)口译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人社函〔2018〕409 号)规定,各级别《笔译综合能力》科目61元/人.科,各级别《笔译实务》65元/人.科;同声传译500元/人.科,一级(口译)350元/人.科,二级(口译)190元/人.科,三级(口译)175元/人.科。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可登录湖北省人事考试网官网“相关下载”栏目中湖北非税收入电子票据平台,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票据。

七、违纪违规处理

人事考试部门在事中事后进行核查监管,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报名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应试人员,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有关规定,由证书签发机构宣布证书或者成绩证明无效,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

在考试结束后对答卷进行雷同检测和认定,认定为雷同答卷或发现报名、考试中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将依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进行处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违纪人员信息视情将在湖北省人事考试网公布,对严重、特别严重违纪的违纪考生将通报考生单位(社区、村),中国共产党党员考试违纪的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八、有关要求

在考试组织实施过程中,要与当地教育、公安、网信、经信、卫健等部门密切协作,确保考试报名及组织实施安全、平稳、有序。

各级人事考试机构不得指定任何培训,不得与任何培训机构有合作关系。

附件:

1.报考注意事项

2.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试点单位(374所)

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书(式样)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3月26日

附件1

报考注意事项

一、报名流程

报考人员应登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网址:http://zg.cpta.com.cn/examfront/,简称“网报平台”,下同)进行报名。

(一)网上注册

报考人员在首次注册上传照片前,必须先下载“证件照片审核工具”进行照片处理并上传照片。

翻译报名中的学历、学位信息维护由考生根据报考级别要求如实填写。

新报考人员注册信息增加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学历层次、培养方式、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所学专业等字段信息的采集。

老报考人员需在注册库中补充学历、学位证书编号等信息。

报考人员及时注册或按要求完善已注册信息,报考前需认真阅读报考条件和信息填报说明要求,了解不实承诺后果,守信践诺。

(二)注册核查

注册核查分为在线自动核查、在线人工核查。

在线自动核查:

1. 报考人员身份证类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或者是社保卡的可在线自动核查。

2. 报考人员学历信息在2002年至今的大专以上(含大专)、学位信息在2008年9月至今范围内的,可在线自动核查。

3. 学历学位信息不在自动核查范围的2002年以前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的报考人员,2008年9月以前取得学位的报考人员,可登录报名系统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认证并下载PDF格式的学历、学位相关验证/认证报告(含《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位认证报告》),进行网上在线核查。

4. 报名材料上传。符合“一级翻译考试”报名条件的人员应上传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相应语种、类别二级翻译证书或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评聘翻译专业职务证书原件电子扫描件,进行网上在线核查。

符合已取得二级口译(交替传译)合格证书的,在报考二级口译(同声传译免1科)考试时,应上传二级口译(交替传译)合格证书原件电子扫描件,进行网上在线核查。

符合在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二级翻译免试部分科目的报考人员,应上传在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证原件电子扫描件,进行网上在线核查。

在线人工核查:

5. 其它身份证类型无法通过自动核查的,请上传身份证件原件电子扫描件进行在线人工核查。

6. 境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信息在线自动核查未通过的报考人员,请登录报名系统上传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认证并下载PDF格式的学历、学位相关验证/认证报告(含《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位认证报告》),进行在线人工核查。

7. 国(境)外学历、学位请登录报名系统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书进行在线人工核查。

(三)报名核查

8. 适用告知承诺制人员报名核查流程。

报考人员开始报名,填写报名信息,通过“在线核查”,“适用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可以选择报名处理方式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报考”。

(1)选择“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报考,按“是否需要上传材料”要求,上传报名所需材料,确认报名信息。

(2)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制”报考,按要求上传所需材料、确认报名信息后,进行在线人工核查。

9. 不适用告知承诺制人员范围和报名核查流程。

(1)在资格考试报名中存在虚假承诺行为的人员,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2)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人社部第31号令),存在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且在记录期内的人员,不适用告知承诺制。

(3)“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的报考人员填写报名信息并通过注册信息在线核查后,按要求上传所需材料,进行在线人工核查。

10. 适用告知承诺制人员申请撤回的报名核查流程。

报考人员作出承诺后,可在未缴费且报名截止前撤回承诺,报名按要求上传相关材料,进行在线人工核查;报考人员撤回承诺的,本年度此项考试中不再适用告知承诺制。

(四)在线人工核查范围:

1. 不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相关事项的;

2. 未选择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相关事项的;

3. 撤回承诺申请的;

4. 身份信息、学历学位等无法自动核查通过的。

报考级别核查点核查部门
二、三级笔译、口译考全科不需要核查
一级笔译、口译;二级口译(同声传译免1科);二级笔译、口译(免1科)省直核查点线上核查(湖北省人事考试院)
市州核查点线上核查(各市州人事考试院)
(五)网上缴费

资格核查通过后报考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未在规定时间交纳考试费用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报名。

二、报名注意事项

1.注册库中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无法更改,请考生注册时认真核对准确。如果发现报名时姓名或身份证号错误,请考生重新注册正确的信息,在报名结束前到当地考试机构提交信息更正申请。

2.用户注册时提交的手机号码在注册库中是唯一的,请考生填写本人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如考生手机号变更,请及时在注册信息维护中变更本人的手机号码。

3.核查前,报考人员可以自行取消确认修改其他报名信息;核查后,需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修改报名信息。

4.报考人员缴费前修改报考级别后,需重新进行资格核查。

5.缴费成功后,报考人员不允许修改报名点、报考级别、报考科目等报考信息。其它有关个人信息需要更正的,持本人身份证、报名表到当地人事考试机构办理。

6.用户名或密码遗忘可通过手机号或密码提示问题找回,也可以本人持身份证到当地考试机构重置密码。

7.请考生尽量选择承诺制报考,按网报流程进行报名。如有问题请致电当地人事考试机构电话咨询,咨询电话详见湖北省人事考试网。省直报名点资格审核部门是省人事考试院,咨询电话:027—12333—0、87325060(工作日:9:00—11:30,14:30—17:00),其他各市州资格审核咨询电话请详见报名表。

三、应试人员注意事项

(一)本次考试形式为电子化考试(即机考),试题作答在计算机上进行。

应试人员参加考试应携带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参加《笔译实务》科目考试可另行携带纸质中外、外中综合性语文词典各一本。专科词典、词汇手册、考试辅导材料等均不得带入考场。考场均配有草稿纸

(二)考场封闭要求。口译考试开始后,迟到的应试人员一律禁止进入考场;考试期间(包括连续组织考试科目的间隔时间),应试人员不得提前离场。笔译考试开始5分钟后,迟到的应试人员一律禁止进入考场,考试开始2个小时内应试人员不得交卷、离场。

(三)应试人员应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并尽早就座,以预留充足时间用于签到,测试输入法,调试播音、录音设备等准备工作。

(四)考试设备使用、作答方式等方面的相关内容:

1.翻译考试系统支持的输入法有:中文(简体)-微软拼音输入法、中文(简体)-极点五笔输入法、中文(简体)-搜狗拼音输入法、英语(美国)、日语(日本)-Microsoft IME、日语(日本)-百度输入法、法语(法国)、法语(加拿大)、阿拉伯语(埃及)、俄语(俄罗斯)、德语(德国)、西班牙语(西班牙,国际排序)、朝鲜语/韩国语(朝鲜语)-Microsoft IME、葡萄牙语(葡萄牙)-葡萄牙语、葡萄牙语(巴西)-美国英语-国际。

2.参加口译考试的应试人员,须在开始作答前测试考试设备录音、播放、输入等功能是否运行正常。《口译实务》科目考试结束后,应试人员须确认其作答录音是否正常。

3.建议应试人员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利用模拟作答系统,提前熟悉考试作答界面和考试流程。

(五)考试过程中,应试人员须遵守机考系统列明的考场规则、操作指南和作答要求。如遇考试机故障、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应听从监考人员安排。




附件2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单位名单

(374所)


省市院校名称省市院校名称省市院校名称
北京北京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河北河北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石家庄铁道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燕山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经贸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传媒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河北地质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山西山西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山西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北河北大学辽宁辽宁大学
外交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大连海事大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江苏河海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南通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大连民族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沈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
吉林吉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
延边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苏科技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淮阴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京审计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上海海关学院江南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江苏海洋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江苏理工学院
长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盐城工学院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南京大学浙江浙江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温州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常州大学宁波大学
同济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
浙江浙江传媒学院江西东华理工大学山东临沂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山东工商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台州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郑州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嘉兴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
安徽安徽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山东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济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福建厦门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大学
华侨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学院
福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阳师范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湖北武汉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集美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长江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武汉工程大学
厦门理工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江西南昌大学青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烟台大学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广东汕头大学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
湖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湖北民族大学广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四川四川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江汉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三峡大学广东金融学院西南石油大学
湖南湘潭大学广西广西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吉首大学广西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
中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成都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海南海南大学攀枝花学院
南华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三亚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川北医学院
广东中山大学重庆重庆大学贵州贵州大学
暨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贵州财经大学陕西西安工业大学甘肃兰州理工大学
贵州民族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甘肃政法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财经大学
大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宝鸡文理学院青海青海民族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宁夏宁夏大学
昆明学院西安邮电大学北方民族大学
西藏西藏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宁夏师范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延安大学新疆新疆大学
陕西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石河子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榆林学院新疆师范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喀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西京学院塔里木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甘肃兰州大学

说明:

1.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均为“两所学校、独立办学、毕业证不同”,华北电力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为“一所学校、两地办学、毕业证相同”,本表中“地矿油”院校各按照两所来计算,华北电力大学按一所来计算。

2.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所在地为洛阳)已与原信息工程大学(所在地为郑州)合并,本表与研招网保持一致采用信息工程大学的名称。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所在地为南京)已与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所在地为长沙)合并,本表与研招网保持一致采用国防科技大学的名称。

附件3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

告知承诺书(式样)

一、基本信息

(一)办事事项名称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

(二)报考人员信息

姓    名:                    

工作单位: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二、告知内容

(一)证明事项名称

××××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

(二)设定证明事项的依据

××××职业资格制度规定、考试(评价)实施办法。

(三)证明的内容

报考人员符合考试报名条件、免试部分科目条件中关于学历、专业、学位、专业工作年限,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职称等方面的要求。

(四)承诺的方式

由报考人员本人采用电子方式承诺,一经提交即具法律效力。

(五)核查

考试组织机构依据报考人员作出的承诺为其办理报考相关事项,并综合运用在线核查、现场核查、协助核查等方式,在考前、考中、考后对报考人员的承诺信息进行核查。报考人员应当按照考试组织机构的规定和要求,在规定期限内以规定方式提交或补充提交有关证明材料。考试组织机构对待核查人员不进行成绩数据和证书相关操作。报考人员逾期拒不接受核查的,视为放弃考试资格。

(六)不实承诺的责任

报考人员承诺后,在核查或者日常监管中发现其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考试报名无效,已缴费用不予退还;取得成绩的,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取得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的,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无效。

凡有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等规定处理,包括将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用人单位及社会提供查询,通知报考人员所在单位,并视情况向社会公布等。报考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七)承诺书公开的形式、范围、时限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等规定,考试组织机构、考试主管部门将根据事前、事中、事后核查情况,通过对外服务场所、门户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告知承诺书全部或部分签署人员名单、所签署告知承诺书全文或部分文本,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三、报考人员承诺

本人已认真阅读本告知书,对承诺内容及不实承诺的责任已充分知晓。在此,我郑重向考试组织机构承诺:本人符合本项考试报名条件,填报和提交的所有信息均真实、客观,愿意接受并配合考试组织机构的核查,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相关责任并接受处理。

报考人员签名:                  

承诺日期:            


目录